查看原文
其他

致敬中国医师|于学忠教授讲“我与急诊的故事”

品质医疗 2023-10-19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Author 于学忠

于学忠教授,博士生导师

北京协和医学院急诊医学系主任

北京急诊医学学会会长

中国急诊住院医师规培委员会主任委员

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八任主任委员

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

国家卫健委急诊质控中心主任

《中国急救医学》杂志副主编


这是一个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故事。

恢复高考后,随着第一批医学本科生毕业,考研究生也进入了高潮。从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,那时的我虽然懵懂无知,却也随着潮流加入了考研的大军。

当时咨询一位老教授,问什么专业好,老教授说,急诊医学是个新兴学科。

报考了301医院呼吸科何长青教授的研究生,我的成绩还不错,但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,何教授建议我转协和医院就读,当时空缺的2个名额,分别是急诊医学科的邵孝鉷教授和另一位肾内科的老教授。为了稳妥起见,我先拜访了邵教授,邵教授说:“急诊医学科是一个新兴学科,前途远大,就好比一张白纸,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。但为了画好这张图画,我们要首先走出国门多看看,向欧美国家学习。”邵教授描绘的美好愿景吸引了我。

报到的第一天,我的师兄告诉我,“恭喜入学,我们这棵藤上终于又结了一颗苦瓜,急诊医学根本不像邵老描绘的那么美好,起码短期内不像邵老描绘的那么美好。”

就这样,开始了我的急诊苦旅生涯。

那时的协和急诊,位于协和医院西门刚进门后临时搭建的简易棚内,简易棚内只有1个抢救室(内含1张床)和21张留观床。抢救设备仅有1个简易呼吸器和1台除颤仪。医生只有邵老、周主任和我们师兄弟3人(师兄肖锋、我和王仲),护士21人。急诊科仅负责21张留观床,流水由各专科负责。工作环境和待遇全院倒数有名。当时全国其他医院急诊的情况也是如此。每次急诊学术会议都开成了“诉苦会”“抱怨会”。那时候的学术会议,交流的不仅仅是学术问题,更多交流的是生存之道、发展之道。

邵老作为中国的急诊医学之父,具有超强的组织与策划能力,在急诊医学发展初期就筹组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,并担任第一任主任委员,使急诊医学正式成为现代医学之林的一株具有远大发展前景、茁壮成长的新树。第一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上,邵老说,“这是我们急诊人梦开始的地方,也是我们急诊人的大舞台,希望我们急诊人能展现最美的舞姿,展示最响亮的歌喉,让人民群众了解我们,支持我们,使我们的急诊事业不断发展壮大。”但邵老也告诉我,急诊医学虽然前景广阔,但道阻且长,我们作为第一代的铺路人,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。

为了急诊的发展,邵老还别出心裁地邀请各医院院长参加急诊学术会议,以开拓院长们的思维,让他们了解急诊,重视急诊,在实际工作中支持急诊,进而从侧面推动急诊的发展。当时这么做的效果如何,由于难以量化,现在仍无法做出直接的评价,但是“急诊医学”这个名词的确逐渐在人们心目中生根发芽,且许多医院开始设立独立的急诊科。但由于没有现成的学科建设标准可以遵循,没有现成的急诊科模板可以参照,全国的急诊医学学科建设模式各异,从人员配置到科室硬件配置及软件管理等,差别很大。随着全国急诊科的无序扩张和高速发展,当时的我,作为急诊科一名主治医师,相比较内科、外科等其他目标明确的同事和伙伴,我在思考前途时常常觉得非常迷茫,虽然急诊看似前途广阔,但细想起来,我并不知道急诊医学的路将发展至何方,专业领域不明,科研方向不清。每天虽然很忙碌,但是反思后并没有确切的收获。怀揣着成为“协和医学大师”梦想的我,也不知道当年的选择是对是错。在看病人的间隙,我常常趴着窗户看老楼西门的花谢花开,感觉美好的景色近在咫尺,但却难以穿破窗户直接触碰。

用当年某位领导的话来说,如果说急诊医学是一门专业,也是一门专业性不强的专业。时间就在这种迷茫中悄悄流逝。生活之所以是生活,生活之所以有趣,在于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,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,会遇到什么,从而让生活充满了挑战性,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大机遇,当然能不能抓住是自己的事。我们急诊的未来什么样,我们的机遇在哪里,我们会面对什么样的挑战,对那时的我来说确实是个谜。记得我和我的师弟王仲讨论这个话题,当时的王大夫告诉我,如果我们混的好,就会像邵教授一样当一名教授,每天看这样那样的急诊病人,然后等着退休。生活何其无趣,我们跳槽吧!说归说,做归做,为了不负恩师的培养,不甘于当逃兵,不甘于放弃这个新生专业,我还是坚持了下来。

幸福是奋斗出来的,空间是用时间换来的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急诊医学也循着它自身特有的轨迹顽强地向前,向前,再向前。到了2009年,在这一年,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成立,标志着急诊人从此有了自己的家,在急诊医师分会成立会上,我有幸当选为第一届急诊医师分会会长,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。在急诊医师分会会长这个岗位上,我和急诊的同仁们,为了急诊的发展制定了相关的指南和共识,并利用每年年会的平台交流学术进展,分享工作经验,共商急诊医学的大计。可以这么说,现在的急诊医学再也不是从前了,经过一代一代急诊人的努力,它已变成了一个新兴的、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大科。

急诊医学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和积淀,在全国呈爆发式的发展,急诊专业队伍基本建立,从国家到地方都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组织,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自己的专业期刊。当时的卫生部正式颁布了《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》,使急诊科的发展有例可依、有法可循,急诊医学的发展步入快车道。从此急诊医学进入了2.0时代。回过头再来看这段历史时期,可谓激情燃烧的岁月,也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,亲自参与并见证了急诊医学发展的历史进程。在这个时期,在我们急诊同道的努力下,急诊医学基本理论日益充实,急诊学科的建设标准与规范日趋完善,急诊住院医师培训体系初步成型,急诊学科的独特管理结构模式、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基本形成,急诊亚学科建设稳步推进,总之,在这段时间内,急诊学科影响力、软实力不断提高。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总是需要不断相互适应,随着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,新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,这也就是我当急诊科主任期间最为挠头的问题。

随着急诊的规模扩大和影响力提高,患者的大量拥堵、“急病不急”,导致医疗资源无法正确有效的分配,其原因是急诊这个平台上多学科的协作机制及运行体制还不成熟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学科学术组织也做了大量的工作,并提出了在现有急诊科的基础上对时间相关性急症建立“绿色通道”的方案。随着绿色通道的逐步推广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“急病不急”现象,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尽管绿色通道加速了患者的通过时间,但只要绿色通道还属于通道,一定会浪费时间,这对那些时间依赖性疾病来说就可能是致命的。如何将通道发展为绿色通道并进而转化为零通道,在急诊的大平台上尽可能地为患者解决问题?对此,国家卫健委于2017年10月正式发文给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,要求全面推进急诊急救大平台的建设。这标志着从组织体系建设的角度来讲,急诊医学的发展已进入3.0时代。3.0时代总体目标是: 以急诊患者需求为导向,为患者提供最佳、最快、最安全的服务,提高救治成功率,降低致残率与病死率。急诊3.0时代的最大任务,就是针对目前急诊医学的发展瓶颈进行有效突破,使急诊真正强起来,急诊的发展飞起来。

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的急诊同仁会更加努力,急诊医学会越来越好!


来源:中国急救医学杂志创刊40周年专题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